【教育科研】墨香润心,书香致远——“美爱致远”好教师团队读书交流会
阅读是一种享受,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月读是一种心情,陶冶出闲情雅致
跃读是一缕阳光,照亮人生旅途
悦读是一种生活方式,保持思想活力
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打造书香太湖的阅读氛围,9月16日“美爱致远”好教师团队开展了“书香致远”读书交流会。暑期,朱雷园长为团队成员精心挑选了教育类的专业书籍,老师们利用假期时间精心充电,结合实践撰写读书心得,分享感悟,共同收获。
张计兰:苏霍姆林斯基倡导的“相信孩子的可教育性”等基本理念与幼教提出的“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等是一致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可以且应当成为我们课程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在自然中学习承载了儿童完整发展的各项需求,(到大自然中去旅行)是培养完整儿童的最有效的路径之一。因此,我们要以敏锐的课程意识用好大自然资源。
唐辰原:以“可能性”贯穿始终,不只在理念层面探讨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可能”性,更通过鲜活的实践案例启发我们通过灵活而有创意的方式进行教育规划。教师以积极的态度了解资源、以灵活开放的方式选择资源、以儿童的需要提供资源,才能更好地以“资源”为媒介,激发幼儿无限的可能性。
文慧:首先,户外环境创设要结合自然、社会环境中的资源,对已有的资源进行分析,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创设有特色的户外自然环境。其次,关于户外环境的创设,可以在“趣”字上做文章,活动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避免用成人的眼光替代幼儿的眼光。
丁依雯:解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成为“野”孩子,他们才能精力充沛地进行群体游戏以及各种大大小小的自然科学探索。如果我们教师能以代入感的方式把自己当作儿童,体验童年时的感受,这就是被书中称为“与内心深处的那个小孩子联系起来”,这不仅是深度体验儿童的行为方式,更是一种情感联系,并且以此种联系为基础,通过娴熟的教育技巧来开展儿童教学工作。
李颖:真正体会到“遵从自然创造的环境,由此产生的课程比刻意计划和活动趋向的课程更为自然”。接下来我将最大限度地利用幼儿园的人文资源,比如园丁华师傅、厨师、保安阿姨以及家长资源等,带领孩子一起探索各种未知的领域。
吴玉佳:数十种事物、探究土壤、找叶子等活动,操作简单,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真正地走近自然,融于自然。这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户外活动、自然教育是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感受自然,体验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奇妙变化,不管是发现自然秘密还是获得更多知识,这对孩子们来说都是一次宝贵的体验。
郁凡:更像是一本科普书,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下儿童自然教育活动的意义,自然教育活动不应该去追求“无意义”的东西,而是应该让儿童沉浸在其中。书中传达的关于环保的理念,改变了我很多传统的想法,改变一种思路,就可以让纸得到重复利用,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萌发环保的意识。
边晓岚:每周五为儿童创造自由自在的“畅游日”活动,我们幼儿园也有“开心日”,如果“开心日”我们创设的环境不需要如此复杂,材料是由幼儿自己准备,那是不是也能解放老师,让老师也真正地开心?能够静下心来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互动,体会儿童真正的学习是什么。
周瑞菁:留白体现在课程的各个方面,比如“畅游日”,留出来一段时间,完全交给孩子,不用指导他干什么,他想干嘛就干嘛,甚至可以做些无用的事情。
《儿童宣言》从制定到确立都是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来出发,不仅仅可以适用在儿童平实的生活场景中,而且将成为儿童成长行动的座右铭。
活动最后,朱园长鼓励教师通过阅读哲学类、专业类、文艺类书籍,多看多思,多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勤于笔耕,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让阅读变为一种习惯,让阅读变得更有价值。